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3 1、糖类:...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1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XY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体内具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产生了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作用发生时,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机会均等,比例为1:1。
  (2)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如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女娄菜叶形等遗传)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属于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
  ③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为携带者
  (3)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如抗V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连续现象。
  ③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4)Y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致病基因为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
  (5)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伴性遗传从本质上说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记忆点: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 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2   一、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
  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极)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3   1、糖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④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2、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
  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
  4、水存在形式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结合水(4.5%)
  5、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6、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7、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8、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9、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10、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
  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无膜
  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
  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2022-07-18
qqmate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5-24 16:27: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

    高中必修二生物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几点: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证据: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 适用范围: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尽管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2. DNA分子的结构 构成元素:C、H、O、N、P。 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共有四种类型。 结构特点...

  •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 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3 1、糖类:...

  •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1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  文暄生活科普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二(优质4篇)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二(1)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优生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产前诊断。近亲结婚的夫妇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大增加,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加。记忆点包括多种遗传病的分类,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

球球范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工作总结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QQMATE.CN - 球球范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