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核酸种类 (1)如有U无T,则此核酸为RNA;(2)如有T且A=T C=G,则为双链DNA;(3)如有T且A≠T C≠G,则为单链DNA; (4)U和T都有,则处于转录阶段。第3节DNA的复制 一、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结论: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二、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时间:有丝分裂...
(1)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进行。结论:在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2)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论:进一步确立DNA是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
F1(子一代)都是高茎,F2(子二代)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且比例接近3:1。分离定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测交实验 测交是指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于测定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核心主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F1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来的为隐性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 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核心主题:基因与...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举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