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困境 1.1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在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只以“学”为主,课余时间较少。尤其在进入高中以后,学习压力加大、节奏紧张,没有更多时间去关注语文的学习。大多老师的语文教学程式化现象严重,不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基础和素质的教授不够,导致学生的语文...
如何走出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
语文作文交流和表达的工具,在社会生活中极其重要。写作是语文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的思想、交际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部可以经过写作得以提升。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当前学生的写作水平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距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高中作文教学一度徘徊在困境之中,高中的整个语文教学活动获得如何获得提升和改进,是人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1、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困境
1.1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在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只以“学”为主,课余时间较少。尤其在进入高中以后,学习压力加大、节奏紧张,没有更多时间去关注语文的学习。大多老师的语文教学程式化现象严重,不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基础和素质的教授不够,导致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老师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增强其阅读量,培养学生语文基础素养,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教学观念有待改进。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对作文感到畏惧,也不会写作文,在作文时缺乏技巧和创作的思路。学生认为不如将时间用于数理化等容易提分的科目;不少教师也认为语文是天赋问题,至多和生活上的社会交流有关,仅仅是交流上的语言运用问题,至于作文只不过是考试的重要内容而已。在错误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教学,很难具备整体的计划和正确的教学方式。在教师学生两方面因素下,导致教师很难有效指导作文写作,而学生通过课堂提高写作能力的目标很难达到。
1.3学生写作兴趣缺乏。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尤其是高中阶段,分数是学生的直接目标和最终动力。虽然作文在高考语文科目占据很大比重分值,仍不足以引起师生的重视。许多人认为,语文作文只要表达清晰、条理清楚、字迹工整、字数凑够,再搭配上良好的格式,一般拿一个合格的分值还没有问题,没有必要投入太大精力。
1.4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欠缺。学生在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然而,由于其忙于高考的压力,奔走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家庭方面,家长尽量避免学生“分心”,一般的家庭琐事都自己承担;学校方面,老师们纷纷忙于考查学生,全部在为升学率、提分数忙碌。学生失去了许多体会生活,观察生活和独立思考人生、社会的机会。被学习压抑的青春和与世隔绝的状态,令他们的文章写作缺乏感情,鲜有灵性,不是言之无物,就是脱离现实,造成了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
2、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应对措施
2.1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高中阶段是学生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每个个体都存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尤其在写作方面更要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文如其人”,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才会产生好的作文,才会让读者豁然开朗。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掘并培养学生的个性,摆脱高考对语文教育的束缚,令学生自由发挥。
2.2改变传统的观念。改变应试教育的固有思维,更多关注语文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语文素质。对然当前存有不少改变的困难,但是教师也应该有所尝试。教师应该教育学生作文在现实中的重要作用,教导学生“大语文”的观念,将语文教育同历史、政治哲学思想相结合,以身作则,创设作文背景,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同学生互动,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学好语文对其理解能力的提升作用,矫正“偏科”思想,用实际行动启发学生,作文是可以写好的,通过锻炼可以提升作文水平。
2.3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都告诉我们,兴趣对于学习、认知是有巨大作用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才能为写作奠定基础。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才能真正的喜欢上写作文。教师必须改善学生的作文兴趣。
2.4提倡学生观察生活,在作文中反应真情实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充满爱、充满感动,同时也充斥矛盾。认真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让学生懂得作文写作同文章阅读一样,是一个审美过程。引导学生的真情实感的发挥,充分发挥学生青春激昂的想象力,让学生懂得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贬斥人性的假丑恶,细致观察生活,思考人生的价值,在文章中倾注社会真实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5延伸学生的语文学习范围,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补充课外学习的资料,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解、评析;通过讲解课外美文,展开详细分析,提升学生在作文上的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令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学习到用词、用句的方式,提高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其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构思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和写作水平。
总之,语文教育中作文教学的确存在问题和面临很大困境,但只要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是不难克服的。抓住教育问题的重点,困境就自然会解除。教师应对照新课标的要求,转变教育方式、改善教学理念,按照学生个性因材施教,灵活的开展作文的教学方式,必然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推进语文教育的全面进步。20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