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要注意什么

我们在对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一、写作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 材料作文,强调的是在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写作,并由学生自主选择角度写作,就是说所写的文章主旨都应该从材料中能找到。但有些学生的作文并非如此。有个学生以“月亮也曾是个贼”为题写作,在作文中这样写道:“钻石不发光...
材料作文审题要注意什么
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不都黯淡无光吗?”钻石说:“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这时,天边露出了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卷下来,发现学生的思维真的是教师无法想象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立意,比如:把握机遇;严酷造就辉煌;准备;不打无准备的仗;涌泉相报;月亮也曾是个贼;传播光芒;感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金子都会发光,自己要有真才实学;谦虚;等等。这些立意明显偏题。学生们怎么会得出这么多偏题、走题的结论?原因何在?我们在对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写作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
  材料作文,强调的是在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写作,并由学生自主选择角度写作,就是说所写的文章主旨都应该从材料中能找到。但有些学生的作文并非如此。有个学生以“月亮也曾是个贼”为题写作,在作文中这样写道:“钻石不发光,依靠别人发光,由此联想到月亮也是一回事。所以说月亮是个贼。”还有个学生以“严酷造就辉煌”为题写作,作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原本都是黯淡无光的石头和钻石,怎么遇见星光就不一样呢?因为,钻石经过了高温高压的考验,才变得晶莹剔透,所以说,严酷造就辉煌。”
  试问,材料里涉及月亮吗?材料里写到钻石经过高温高压的考验吗?没有。很明显,这审题是不准确的,完全偏离了材料,偏离了题意。
  所以,写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对材料进行辨证、具体、全面的分析,不能脱离材料内容,随意联想。一切立意都应从材料中得出,这是保证写作成功的前提。
  二、审题立意时一定要分析内容,对材料之间的“关联”进行解读
  对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时,我们要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能只抓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一定要注重整体性。
  这则材料写了石头和钻石的对话,首先要分层勾画词语,理清材料间的逻辑。
  石头 :愤愤不平于钻石比它地位高,因为黑暗中两者都一样――黯淡无光。
  钻石: 承认现状――不会发光,但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
  后来的情况:天边露出一丝星光。
  钻石:立刻熠熠生辉,甚至比星光更闪亮。
  整体框架是石头和钻石的对话,石头评价钻石,认为两种事物是一样的――黯淡无光,钻石客观分析自己――不会发光,但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下文写钻石变得熠熠生辉就是因为正确对待别人的光芒,这样就对材料内部各事物之间的关联能解读。从整体上来看,材料的主旨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与正确地看待他人,钻石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但石头没能做到这些,这才是材料的方向,所以可从正确地认识自己与正确地看待他人,或者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何正确地看待他人这些方面去写,写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从这两个方面写。
  而上面学生拟写的很多中心都没有一个整体性规律,只是抓住了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偏离了材料的中心,这正是错误的根源之所在。如立意为“谦虚”的学生可能抓住第一句话认为石头太不谦虚了,所以结论为“要谦虚”;立意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可能只是根据最后一句“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错误地认为钻石吸收星光,但比星光还灿烂,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握机遇”的学生可能抓住这句“天边露出一丝星光,钻石熠熠生辉”,认为钻石就是因为抓住了这机会,所以要把握机遇等。
  我们在审题时,还要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要抓住关键句并能正确理解。材料中钻石的话语很有哲理――“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下面是钻石对待别人光芒的做法。笔者在讲解时发现,有些学生根本找不到这一关键句。同时还要注意“光芒”的含义,指人的优点、长处、成就、贡献等,就是说钻石能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长处、成就等,究竟如何正确对待呢?下面写道:“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说明钻石本不会发光,但借助某种外力,学习了别人的长处,“钻石”就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由此可见,这段文字的最佳立意是“正确认识自我并善于借助外力以成就自我”或“吸收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以成就自我”。
  所以,我们在审题时,要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这些句子往往揭示哲理,这是审题时一定要仔细注意的地方。同时明确在寓言性材料中,“关键句”是隐藏寓意的语句;在评述性材料中,“关键句” 是议论抒情的语句;在事件性材料中,“关键句”是揭示因果的语句;而在哲理性材料中,富含哲理的句子都是关键句。2018-01-22
qqmate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5-24 02:50: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所以,我们在审题时,要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这些句子往往揭示哲理,这是审题时一定要仔细注意的地方。同时明确在寓言性材料中,“关键句”是隐藏寓意的语句;在评述性材料中,“关键句” 是议论抒情的语句;在事件性材料中,“关键句”是揭示因果的语句;而在哲理性材料中,富含哲理的句子都是...

  •  翡希信息咨询 怎样运用材料,写好作文?

    快速准确审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把握材料的核心内容,确定立意、写作方法和构思。注意文题要求:遵循所选文体的基本格局,避免写成“四不像”的文章,同时确保作文不脱离材料的含义。三、确保审题立意准确 提炼材料精华:对材料进行提炼整合,准确把握材料所传达的信息,避免随心所欲地判定或凭主观意念硬贴...

  •  帛好U4 材料作文怎样审题呀

    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如何快速审准题意,是材料作文成功的关键。 审题方法:找关键词句法。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

  • 很多材料包含两个或更多含义,因此分析材料时,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很快列出由材料中引出来的观点2~5个,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分析角度去写。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 问题二:高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发散型思维是创新思维...

  • 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要有独特的美(从断臂维纳斯的角度);②要顺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从好事者的角度)。如不顾材料中的倾向性而提炼“攻关不怕难”,“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第五点 :求异同 [1]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

球球范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作文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QQMATE.CN - 球球范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