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语文作文的探究方法

【论文摘 要】 在中学 语文 教学中,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 语文 成绩和 语文 素质。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中学 语文 作文的教学方法,希望能给中学 语文 作文的教学注入新的理念,改变当前中学 语文 作文教学效果差、效率低、学生丢分严重的困境。 一、作文的概述 ...
试论中学语文作文的探究方法
试论中学语文作文的探究方法
  【论文关键词】作文 写作素材 写作兴趣
  【论文摘 要】 在中学 语文 教学中,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 语文 成绩和 语文 素质。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中学 语文 作文的教学方法,希望能给中学 语文 作文的教学注入新的理念,改变当前中学 语文 作文教学效果差、效率低、学生丢分严重的困境。      一、作文的概述   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①   二、博观约取,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观古今,很多文人对写作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而且得出了十分相近的结论。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说道:“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②揭示了写作的本质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作文材料。   (一)立足教材,摘取实例,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 语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熟练运用教材中的实例为写作服务。”③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讲解课文中的实例,把实例所要表达的意思说明清楚,并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挖掘出其它的论点。通过这种途径不仅可以让学生把教材学活学透,又能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二)着眼课外,广泛阅读,获取信息   1.着眼于课外,可以拓宽中学生的视野   中学 语文 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学习 语文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中学生的课程多,课业负担重,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只看重考试分数,认为看课外书浪费时间,种种原因制约了他们阅读课外读物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教师就可以有目的地布置一些中学生优秀作文和中外名著的阅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内拉到课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从而养成他们阅读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学生尚未踏入社会,而且年龄尚小,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成年。因此,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是有限的。所以,中学生要积累素材,不可能样样亲身经历,这就要求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多读一些名篇名著,博览群书,以积累丰富的词汇、语汇和借鉴文章的写作方法,为写作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三)感知生活,细心观察,注重生活的积累   教会学生感知生活,捕捉写作灵感   从“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的观点来看,写作素材的来源除了间接知识外,还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叶圣陶先生在《读书二首》中写道:“善读未写书,不守图书馆,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让学生多参与社会生活,细心观察,增加体验,积累写作素材,捕捉写作灵感,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优秀作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时,一定要求学生分门别类地搜集,去糙存精地积累,并渐渐地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细心观察,关注身边发生之事   观察生活,是指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老师要有意的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唱、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   同学们只有细心观察周围的环境,积累好的素材,才能把外物和内在的情感连接起来,产生触景生情之感,从而写出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文章。    三、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享受写作的情感   (一)变换教学方式,激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事实上,在学校学习的许多东西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思想所接触过的一切文明财富会在心灵中——首先在情感,内心感受中——留下痕迹。”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④   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 语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可以利用看图、听音乐或创设能拓展学生想象力的环境等方式,引导学生更高层次地去思考和想象,并让学生把所想所感写下来。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   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设定作文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体验感悟,写起来也就有话可说。如果命题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任务,学生只得凭空捏造作文素材,七拼八凑,应付了事。导致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命题要新颖别致   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特别强烈的阶段,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尤其浓厚。所以, 语文 教师在命题时要新颖别致,切合了他们的心理,这样容易引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新意。   在作文命题时, 语文 教师在作文要求上要宽泛,淡化文体要求,尽量不给作文以体裁限制。 语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 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   [2] 刘松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320.   [3] 叶圣陶.叶圣陶作文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0.   [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5] 韩雪屏. 语文 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   [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8
2022-06-06
qqmate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5-24 22:36: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① 二、博观约取,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观古今,很多文人对写作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而且得出了十分相近的结论。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说道:“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②揭示了写作的本质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因此,教师在...

  • 讲评是作文指导的再现和提高,是作文修改的深入和继续。通过讲评,使学生明确自己习作 中的优缺点,进而获得理性认识,为再创作铺平道路。 四关于再作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乏具体可行 的训练方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以前的作文教学,往往是一题一作,学生写完交给老师,老 ...

  •  xzzxx0000 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要注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积累优美的语句语段,事例。中学语文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用吾手写吾心。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要注意让学生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  丨智 关于中学生如何提高作文水平的研究

    一写作文就东拼西凑,照抄照搬,应付差事,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就想出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写作水平”这个课题。二、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1、初步了解我校学生的写作情况2、掌握学生对作文的态度3、分析作文不好的原因4、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三、活动步骤: 1、制订研究方案,包括指导教师、参加人员、活动设...

  •  爱玩的少女樱 高中语文写作确定主旨的方法分析

    高中语文写作确定主旨的方法 1、循规蹈矩 一篇好的文章,它的主旨也就是立意,必须是正确高雅,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但它又不能超越题目的制约。对于作文的评判,思想标准是第一位,如没有正确主题或没有积极意义的不能算好文章。因此,要写出好文章先要“循规蹈矩”,做到:准确、正确、明确。所谓准确,也就是扣题...

球球范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作文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QQMATE.CN - 球球范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