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老马识途”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老马识途”出自宋代毛谤的《寄曹使君》:“请同韶采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历史典故如下:背景:公元前663年,山戎侵犯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决定亲自率领军队援救燕国,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迷路:齐军在灭掉山戎中的令支小国后,继续向孤竹国进发。孤竹国君采纳元帅黄花的计谋...
成语“老马识途”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老马识途”出自宋代毛谤的《寄曹使君》:“请同韶采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
历史典故如下:
背景:公元前663年,山戎侵犯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决定亲自率领军队援救燕国,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迷路:齐军在灭掉山戎中的令支小国后,继续向孤竹国进发。孤竹国君采纳元帅黄花的计谋,引诱齐军到达一个名叫旱海的地方,齐军因此迷路。老马引路:管仲提出利用老马识途的特点,选了几匹老马带路,最终成功带领齐军走出山谷。结果:齐军顺利返回并攻下孤竹国都城,孤竹国君被杀,孤竹国消失,但“老马识途”的故事流传至今。2025-01-25
球球词典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5-23 19:30: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老马识途”出自宋代毛谤的《寄曹使君》:“请同韶采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历史典故如下:背景:公元前663年,山戎侵犯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决定亲自率领军队援救燕国,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迷路:齐军在灭掉山戎中的令支小国后,继续向孤竹国进发。孤竹国君采纳元帅黄花的计谋...

  •  唔哩生活 “老马识途”里面的成语有哪些?

    1. "老马识途"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原文是“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2. "识途老马"这个成语也是出自《韩非子·说林上》,与"老马识途"...

  •  taoren22496daf7 老马识途出自什么时期?涉及到的人物是谁?

    老马识途出自战国时期,涉及到的人物是齐桓公。老马识途,途:路,道路。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

  •  倍领趣闻 老马识途和百发百中出自哪个时期的成语

    老马识途的故事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记载在《韩非子·说林上》中。齐桓公率领军队攻打燕国,遭遇山戎入侵,迷路了。管仲建议释放老马,让军队跟随老马找到出路。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经验丰富的人能够发挥引导作用。文中提到,管仲与隰朋跟随齐桓公攻打孤竹,春天出发冬天返回,途中迷路。管仲提出利用老马的智慧...

  •  湖北倍领科技 老马识途出自哪个时期

    “老马识途”出自战国时期,讲的是齐桓公。“老马识途”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老马认识走过的道路。成语出自宋·毛谤《寄曹使君》:“请同韶采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老马识途”的近义词识途老马、轻车熟路、驾轻就熟,反义词是乳臭未干、少不更事、初出茅庐。《寄曹使君》原文 幕中墨客...

球球范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QQMATE.CN - 球球范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