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带福字的4字成语!!!

1、福无双至 [成语解释]指幸运的事不会接连到来。[典故出处]清·施耐庵《水浒会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福如东海 [成语解释]福气象东海那样大。旧时祝颂语。[典故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梁裁缝连忙依着...
急求带福字的4字成语!!!
福星高照
福满乾坤
福如东海
洪福齐天
....
很多的
满意的话 采纳吧2013-06-22
1、福无双至

[成语解释]指幸运的事不会接连到来。
[典故出处]清·施耐庵《水浒会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2、福如东海

[成语解释]福气象东海那样大。旧时祝颂语。
[典故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梁裁缝连忙依着尺寸剪了太太的衣裳,又剪老太太的寿衣,一面嘴里还说了许多“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话。

3、福至性灵

[成语解释]性灵:聪明。形容福运到来,人变得聪明了
[典故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亦是他福至性灵,忽又想到一个绝妙计策,仍旧上来见老师。”

4、福至心灵

[成语解释]福:幸运。意思是人运气来了,心也变得灵巧了。
[典故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自古道:“福至心灵”,三场完毕,没有出岔子,等到出榜,居然高高的中了。

5、福由心造

[成语解释]造:造就。指心地好,能行善,就能得到幸福
[典故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9回:“绍闻忽然想起,此厅当日俱是猥亵之语,与今日相较,天渊相悬,云泥迥隔,可见地因人灵,福由心造。”
2021-01-29
一路福星;百福具臻,再加上楼主所提的“五福临门”、“六福藏顺”吧。2013-06-22
百福具臻 万福金安 一路福星 五福临门 六福藏顺

帮助您是我最大的快乐!
望采纳!2013-06-22
带福字的成语 一分钟你能想到几个

2021-01-05
百福具臻、
六福藏顺、
五福临门、
一路福星、
福禄双全、
福寿双全、
福无双至2013-06-22
福如东海,福生于微,福寿年高,福寿齐天,福寿无疆,百福呈祥。2013-06-22
百福具臻,一路福星,万福金安
貌似只有这么多
望采纳2013-06-22
有个成语是:
万福安康、
万福金安~2013-06-22
一路福星
百福具臻
万福金安2013-06-22
一路福星、百福具臻2013-06-22
一路福星 百福具臻2013-06-22
这个,好像除了你说的两个就没了吧?2013-06-22
球球词典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5-24 17:48: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福无双至 [成语解释]指幸运的事不会接连到来。[典故出处]清·施耐庵《水浒会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福如东海 [成语解释]福气象东海那样大。旧时祝颂语。[典故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梁裁缝连忙依着尺...

  •  唔哩生活 前面一个开头为福字的成语,要4个,也是代表吉祥的

    1. 福如东海,意味着福气深厚,好运连连。2. 福慧双修,代表着智慧和福气一并培养,人生更加美好。3. 福星高照,形容有福星照耀,事事顺利,生活充满阳光。4. 福至心灵,表示福气到来,心情愉悦,智慧也随之增长。5. 福寿康宁,寓意着健康、长寿和安宁的幸福生活。6. 福禄双全,象征福气和财富双丰...

  •  阿宋社会说 带福字的四字词语

    带福字的四字词语如下:福星高照:形容人很幸运,有福气。洪福齐天:颂扬人福气极大,跟天一样。因祸得福:因遭遇灾祸之后反而得到福。指对祸患处理得当,坏事变成了好事。福如东海:福气像东海那样大。旧时祝颂语。齐人之福:指人们把一妻一妾的美满组合叫作齐人之福。现指一夫一妻多妾的富贵生活。

  •  湖北倍领科技 急求带福字的4字成语

    福如东海寓意福气像大海一样广阔无垠,代表了对福气无限的期许。五福临门象征着五种福气降临,门庭若市,充满了好运。洞天福地描绘了一个充满祥瑞之地,暗示了福气的聚集之处。因祸得福则指在遭遇不幸时,却意外获得福气,体现了福气的神奇。大饱口福意味着享受美食带来的满足感,福气也体现在生活的点滴...

  •  倍领趣闻 带福字的四字词语

    寿山福海:这句成语中,"寿山"象征长寿,"福海"象征福气无边。它表达了对人们长寿多福的美好祝愿。福与天齐:此成语形容福气极好,仿佛与天齐高。它表达了人们对福气无边的向往。吉凶祸福:此成语概括了人的各种境遇,包括吉凶祸福,它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祸福...

球球范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成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QQMATE.CN - 球球范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