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

1. 鸡黍之交:源自《左传》中的故事,讲述了晋国大夫韩宣子与友人荀息之间的深厚友情。2. 刎简型启颈之交: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形容孟尝君与门客冯欢之间的至交朋友情。3. 知音之交:出自《列子·汤问》,指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交,形容彼此了解、心灵相通的朋友。4. 忘年之交:意指年龄不...
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
1. 鸡黍之交:源自《左传》中的故事,讲述了晋国大夫韩宣子与友人荀息之间的深厚友情。
2. 刎简型启颈之交: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形容孟尝君与门客冯欢之间的至交朋友情。
3. 知音之交:出自《列子·汤问》,指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交,形容彼此了解、心灵相通的朋友。
4. 忘年之交:意指年龄不是障碍,以心灵相通为重的友情。
5. 胶漆之交:形容友情极为坚固,如同胶和漆一样难以分离。
6. 生死之交:指彼此间的友情超越生死,经得起考验。
7. 管租亮鲍之交:源自《史记·管仲列传》,描述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友情。
8. 舍命之交:形容友情深厚,愿意为对方舍弃生命。
9. 胶膝之交:形容友情亲密无间,如同胶和膝一样紧密。
10. 拦如莫逆之交:指彼此友情深厚,如同拦河大坝般不可分割。
11. 刎颈至交:形容友情极深,如同刎颈之交,即同生共死的朋友。
12. 义结金兰:指友情如金,如兰花香,持久而不变。
13. 良朋益友:指对自己有益的朋友,能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14. 生死之交:形容彼此间的友情超越生死,经得起考验。
15. 患难之交:指在困难时期相互支持、共同度过的朋友。
16. 点头之交:指交情不深,只是礼貌性地点头之交。
17. 金兰之交:形容友情坚固,如同金与兰。
18. 布衣之交:指平民之间的交往,强调友情的不分贵贱。2024-12-18
球球词典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5-24 00:48: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一、管鲍之交 典故: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朋友。他们共同经商,共同经历困苦,互相扶持。在鲍叔牙的帮助下,管仲得到了齐桓公的赏识,成为齐国的重要谋士。他们的友情深厚,被誉为世代楷模。解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和相互扶持的友情。...

  • 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 一、莫逆之交 典故解释:莫逆之交是指彼此心意相通、无所隔阂的深厚友情。这一成语来源于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道同志合”,强调朋友之间在道义、志向和情趣上的契合。后来,人们用莫逆之交来形容那些相知相惜、互相扶持的朋友关系。二、知音难寻 典故解释:知音难寻源于古代传说,讲的是...

  •  翡希信息咨询 短一点交友的成语典故5则不多于20字

    以下是五则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每则均不超过20字:良师益友:好老师和好朋友,有益处。情同手足: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莫逆之交:指情投意合、毫无猜忌的知心朋友。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管鲍之交: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互相信任。

  • 古人交友的故事中有很多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伯牙绝弦 典故:春秋时期的琴师伯牙与知音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弹奏的琴音高山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意境。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再无知音,于是摔琴绝弦,终生不再弹奏。解释:这个故事形成了成语“伯牙绝弦”,用以比喻知音难觅,也...

  • 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1.【杵臼之交】东汉时期,吴佑与公沙穆因共同志向成为好友,尽管两人贫富差距悬殊。一日,公沙穆化身为吴佑家中佣人,吴佑与他交谈后,发现公沙穆才学非凡,两人便在杵臼之间结为好友。2.【刎颈之交】战国时,廉颇与蔺相如因共同保护赵国,彼此扶持,成为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好友。

球球范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QQMATE.CN - 球球范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