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第三部之【理想之道】 话外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而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孔子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于丹教授认为,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
于丹教授的《百家讲坛》,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个方面,为大家讲述她解读《论语》的心得,教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给我们的生命之旅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关键词】心得 真理 人生观 于丹教授的精辟讲解和深刻的体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让...
《于丹〈论语〉心得》中说,对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留一条界限,这样朋友也才能够交往得长久。可见,通过《于丹论语心得》,《论语》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交友方式:怎样交朋友,交怎样的朋友并要怎样维护友情。 理想之道。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
《于丹〈论语〉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并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其...
于丹教授将《论语》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个方面进行了解读,这些方面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论语》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得心灵上的快乐,适应日常生活的秩序,找到个人的位置。它传递的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于丹教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