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第三部之【理想之道】 话外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而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孔子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于丹教授认为,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
18.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19.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20.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21.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应对外界。22.耳顺,就是悲天悯人,就是理解与包容。23.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摘自我们的眼...
《于丹〈论语〉心得》中说,对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留一条界限,这样朋友也才能够交往得长久。可见,通过《于丹论语心得》,《论语》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交友方式:怎样交朋友,交怎样的朋友并要怎样维护友情。 理想之道。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
看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把难懂的古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解释,并巧妙地把《论语》分为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让你从中感受到人生之哲理,生活之真谛。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把难懂的古文,用现代的语言很好的表示出来,并且...
你好!! (一)于丹的《论语》心得,我们看了又读,里面究竟写了点什么?是经验?是道理?里面的心得之五是交友之道,告诉我们拥有一个好朋友终身受益,结识一个坏朋友祸害终身.想知道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只要观察他的社会圈子就知道了,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才称得上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