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驿传的典故

驿传荔枝是我国邮驿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据史籍记载,东汉和帝刘肇在位 17年间(公元 89年~公元 105年),常年要求由南海向京城洛阳进贡荔枝,为此朝廷在沿途设置邮递专线,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古代?望敌情的土堡),驿马昼夜兼程,接力传送。谢承的《后汉书》形容:“旧献龙眼荔枝及生鲜,献之...
荔枝驿传的典故
驿传荔枝是我国邮驿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据史籍记载,东汉和帝刘肇在位 17年间(公元 89年~公元 105年),常年要求由南海向京城洛阳进贡荔枝,为此朝廷在沿途设置邮递专线,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古代?望敌情的土堡),驿马昼夜兼程,接力传送。谢承的《后汉书》形容:“旧献龙眼荔枝及生鲜,献之驿马传送之,至有遭虎狼毒害,顿仆死亡不绝。”苏轼的《荔枝叹》形容它是“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籍,知是荔枝龙眼来。” 历史上最有名的驿传荔枝故事要数“一骑红尘妃子笑”所讲的故事了。唐玄宗(公元 712年~公元 756年)为了满足最宠爱的妃子杨玉环喜食荔枝的需要,下令自四川涪州(现四川涪陵)置专驿直通长安。据《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到京师。”这里所说的“置骑传送”,就是开辟驿道,接力传递。这还是唐朝新开辟的主要驿道之一,人称“荔枝道”,“由长安南循晋子午道,西经西乡县子午镇,南至涪州,全程 2000里。”如此千里迢迢,荔枝又不易保存,其娇嫩有唐代诗人白居易作证。他曾为一幅荔枝图作序,文中称荔枝“若离本枝,一日则色变,二日则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要使杨贵妃吃到鲜荔枝,传递途中不知要累死多少驿使和马匹。对统治者的这种奢侈骄纵,不顾百姓生死的行为,不少诗人作诗讽之。

有趣的是驿传荔枝的故事,在台湾集邮界还有人进行过专门的研究。 1994年《今日邮政》第 440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杨贵妃所啖荔枝出处考》的文章,作者于文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关于唐代驿程路线的问题。据史料记载,从上都(即长安)至岭南道广州的驿路有两条,一条是经洪州 3084里,至吉州 570里,至虔州 520里,经过大庾岭至韶州 350里,最后至广州 530里。另一条路线是经江陵府 3130里,至岳州府 570里,至潭州 550里,至衡州 460里,至郴州 370里,至韶州 410里,最后至广州 530里。从上述情况看,不论走哪条路线,上都至广州的路程均在 5000里以上。按唐制规定最高日行 500里计算,广州的荔枝至少需要 10日方可送达上都,不可能送达时仍能保存其原味不变。荔枝应另有产地。查史料,四川涪州也出产荔枝,在涪州城西有一处荔枝园叫“妃子园”。唐玄宗时期,涪州属于山南西道,据考证上都至山南西道 760里。如此一来,只需一两日便可将荔枝递至长安而能保持其新鲜。由此这名台湾学者得出结论“杨贵妃所啖的荔枝,应属四川所产无疑。”2016-11-21
  驿传荔枝
  驿传荔枝是我国邮驿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据史籍记载,东汉和帝刘肇在位 17年间(公元 89年~公元 105年),常年要求由南海向京城洛阳进贡荔枝,为此朝廷在沿途设置邮递专线,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古代?望敌情的土堡),驿马昼夜兼程,接力传送。谢承的《后汉书》形容:“旧献龙眼荔枝及生鲜,献之驿马传送之,至有遭虎狼毒害,顿仆死亡不绝。”苏轼的《荔枝叹》形容它是“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籍,知是荔枝龙眼来。” 历史上最有名的驿传荔枝故事要数“一骑红尘妃子笑”所讲的故事了。唐玄宗(公元 712年~公元 756年)为了满足最宠爱的妃子杨玉环喜食荔枝的需要,下令自四川涪州(现四川涪陵)置专驿直通长安。据《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到京师。”这里所说的“置骑传送”,就是开辟驿道,接力传递。这还是唐朝新开辟的主要驿道之一,人称“荔枝道”,“由长安南循晋子午道,西经西乡县子午镇,南至涪州,全程 2000里。”如此千里迢迢,荔枝又不易保存,其娇嫩有唐代诗人白居易作证。他曾为一幅荔枝图作序,文中称荔枝“若离本枝,一日则色变,二日则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要使杨贵妃吃到鲜荔枝,传递途中不知要累死多少驿使和马匹。对统治者的这种奢侈骄纵,不顾百姓生死的行为,不少诗人作诗讽之。
  有趣的是驿传荔枝的故事,在台湾集邮界还有人进行过专门的研究。 1994年《今日邮政》第 440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杨贵妃所啖荔枝出处考》的文章,作者于文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关于唐代驿程路线的问题。据史料记载,从上都(即长安)至岭南道广州的驿路有两条,一条是经洪州 3084里,至吉州 570里,至虔州 520里,经过大庾岭至韶州 350里,最后至广州 530里。另一条路线是经江陵府 3130里,至岳州府 570里,至潭州 550里,至衡州 460里,至郴州 370里,至韶州 410里,最后至广州 530里。从上述情况看,不论走哪条路线,上都至广州的路程均在 5000里以上。按唐制规定最高日行 500里计算,广州的荔枝至少需要 10日方可送达上都,不可能送达时仍能保存其原味不变。荔枝应另有产地。查史料,四川涪州也出产荔枝,在涪州城西有一处荔枝园叫“妃子园”。唐玄宗时期,涪州属于山南西道,据考证上都至山南西道 760里。如此一来,只需一两日便可将荔枝递至长安而能保持其新鲜。由此这名台湾学者得出结论“杨贵妃所啖的荔枝,应属四川所产无疑。”2016-11-21
东汉和帝刘肇在位 17年间(公元 89年~公元 105年),常年要求由南海向京城洛阳进贡荔枝,为此朝廷在沿途设置邮递专线,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驿马昼夜兼程,接力传送。
谢承的《后汉书》形容:“旧献龙眼荔枝及生鲜,献之驿马传送之,至有遭虎狼毒害,顿仆死亡不绝。”
苏轼的《荔枝叹》形容它是“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籍,知是荔枝龙眼来。”
历史上最有名的驿传荔枝故事要数“一骑红尘妃子笑”了。唐玄宗(公元 712年~公元 756年)为了满足最宠爱的妃子杨玉环喜食荔枝的需要,下令自四川涪州(现四川涪陵)置专驿直通长安。据《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到京师。”这里所说的“置骑传送”,就是开辟驿道,接力传递。这还是唐朝新开辟的主要驿道之一,人称“荔枝道”,“由长安南循晋子午道,西经西乡县子午镇,南至涪州,全程 2000里。”2016-11-21
东汉和帝刘肇在位 17年间(公元 89年~公元 105年),常年要求由南海向京城洛阳进贡荔枝,为此朝廷在沿途设置邮递专线,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古代了望敌情的土堡),驿马昼夜兼程,接力传送。

历史上最有名的驿传荔枝故事要数唐玄宗和杨玉环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所讲的故事了。2016-11-21
球球词典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5-23 23:21: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冀钢木 荔枝驿传的典故

    ” 历史上最有名的驿传荔枝故事要数“一骑红尘妃子笑”所讲的故事了。唐玄宗(公元 712年~公元 756年)为了满足最宠爱的妃子杨玉环喜食荔枝的需要,下令自四川涪州(现四川涪陵)置专驿直通长安。据《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到京师。”这里...

  •  上海贡苒网络 驿传荔枝的典故是什么?短一点,谢谢!

    1. 驿传荔枝的故事源于东汉和帝时期,当时荔枝被视作珍品,由南海运往洛阳,朝廷专设邮驿专线确保荔枝新鲜送达。2. 这一传统至唐代更为显著,唐玄宗曾为满足杨贵妃对荔枝的喜好,专门设立荔枝专驿,将荔枝从四川快速运至长安。3. 荔枝保存困难,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文中提到荔枝离枝后色香味迅速衰减,...

  •  快乐生活 杨贵妃最喜欢吃的“荔枝”,是怎样运到长安的?

    2. 由于岭南与长安相隔甚远,为了保持荔枝的新鲜,当时的运输方式极具创新。每当荔枝成熟季节,岭南的荔枝被采摘后,便通过八百里加急的驿传系统,迅速送往长安。3. 在唐朝,为了满足北方权贵对新鲜荔枝的渴望,专门修建了从南至北的荔枝运输通道。尽管如此,由于荔枝不易保鲜,且从岭南至长安的路途漫长,...

  •  深空游戏 驿传荔枝简介

    历史上最著名的驿传荔枝故事,当属“一骑红尘妃子笑”所讲述的故事。唐玄宗为了满足杨玉环对荔枝的嗜好,下令开辟从四川涪州到长安的专驿道。《新唐书》记载,荔枝从四川到长安,全程2000里,经过数千里传送,荔枝仍然保持鲜嫩。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写道:“若离本枝,一日则色变,二日则香变,...

  •  上海贡苒网络 荔枝古道的历史渊源

    1. 杨贵妃对荔枝的喜爱在历史上广为人知,唐玄宗对她倾注的“三千宠爱在一身”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佳话。这导致了“驿传荔枝”的事件,与周幽王、褒姒的“烽火戏诸侯”一同成为后世文人用以讽喻的典故。2. 在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喜好往往会影响到地方官员的行为。荔枝因此被定为涪洲的贡品,地方官员会...

其他歇后语大全类似问题

球球范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QQMATE.CN - 球球范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