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1 每个人都有一个或几个好朋友,甚至可以说是兄弟,组合,或者是姐妹。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也有几个好朋友,赵子程就是其中之一。 赵子程,是一个爱看书,不,是一个爱看科普,历史书籍的智多星。为什么说他是智多星呢?这还要从那一节课说起了。 在那一节课上,老师提问:“中日两战到底...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程门立雪的故事流传甚广,讲述了宋代学者杨时与游酢向程颢、程颐求教的情景。程颢、程颐二人皆为宋代著名儒学家,后来程朱学派得以传承发展。杨时与游酢本已考中进士,年近四十,仍不辞辛劳,登门求学。一日,二人至嵩阳书院,正逢程颐闭目养神,看似假寐。为不打扰老师休息,二人肃立等候,直至程颐睁开眼,才告知已等候多时。当时正值寒冬,门外积雪深达一尺,这一典故因此得名“程门立雪”。

另一则故事则与秦始皇有关。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出巡至碣石,途中回忆起幼年时的老师。这位老师严厉而令人钦佩,首次授课即传授了“嬴”字的书写,虽难却令人铭记。秦始皇感慨万千,当车行至秦皇岛时,见岛上的荆条,仿佛见到了恩师,便下马跪拜。随从大臣见状,亦随之参拜。秦始皇解释道,岛上的荆条正是他当年老师的教鞭,因此跪拜以表敬意。

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古代学子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程门立雪彰显了求知者的诚心与毅力,而秦始皇的故事则展示了帝王对师恩的铭记与回馈。在古代,这种尊师重道的精神,被视为士人立身处世的重要品质。

在古代中国,这种尊师重道的精神深入人心。程门立雪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更体现了求学过程中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而秦始皇的故事,则进一步升华了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对师恩的铭记,更彰显了帝王的谦逊与感恩之心。这些故事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成为后世教育与道德培养的重要参考。2024-12-13
qqmate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5-23 08:58: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乾莱信息咨询 尊重老师的历史典故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位皇子对老师都很尊敬。5.杨时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

  • 当时正值寒冬,门外积雪深达一尺,这一典故因此得名“程门立雪”。另一则故事则与秦始皇有关。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出巡至碣石,途中回忆起幼年时的老师。这位老师严厉而令人钦佩,首次授课即传授了“嬴”字的书写,虽难却令人铭记。秦始皇感慨万千,当车行至秦皇岛时,见岛上的荆条,仿佛见到了恩师,便...

  •  蔡慧198712 尊重老师的历史典故

    4、周恩来不忘师恩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苓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苓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

  •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

  •  谷艾文艺苑 尊师重道的故事有哪些

    尊师重道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典故:程门立雪:故事概述: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为了求学,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恭候。程颐醒来后,门外积雪已一尺多深,两人却毫不在意,尊师重道之心可见一斑。百世之师:故事寓意:通常用来形容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其教诲能影响深远,成为后世学习的...

球球范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作文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QQMATE.CN - 球球范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