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乘马典故出处

伏牛乘马这一典故的来源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记载。据《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三记载,位于赵城县南十五里的伏牛台,据《帝王世纪》所述,伏羲,即风姓氏,以其独特的蛇身人首形象,常在此台进行伏牛乘马的活动,因此得名伏牛台。另一文献《世本·作篇》(张澍稡集补注本)中提到,王亥(古称胲)曾...
伏牛乘马典故出处
伏牛乘马这一典故的来源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记载。据《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三记载,位于赵城县南十五里的伏牛台,据《帝王世纪》所述,伏羲,即风姓氏,以其独特的蛇身人首形象,常在此台进行伏牛乘马的活动,因此得名伏牛台。另一文献《世本·作篇》(张澍稡集补注本)中提到,王亥(古称胲)曾进行“服牛”活动,这里的“服牛”在后世也被称作“伏牛”。而关于伏羲的记载,有的版本称他“伏牛乘马”,显示出不同的传说版本。
《路史后》一书中也提到了类似的情节,描述了对动物的饲养和祭祀,其中就有“豢育牺牲,伏牛乘马”的记载。而在《补记 月令》中,我们看到了“执伏牺牲”的描述,这可能与伏牛乘马的仪式有关,但具体细节未详尽说明。
最后,《补三皇本纪》中则提到,庖牺(即伏羲)负责饲养和烹饪牺牲,这与伏牛的联系可能源于他对畜牧业的贡献。综上所述,伏牛乘马的典故不仅包含了古老的神话传说,还反映了早期社会的农业和祭祀习俗。
扩展资料伏牛乘马,是屡见于史籍的典故类成语。其意是指伏羲部族驯服牛、骑乘马这样的劳动技术。后来这句成语也成为中国古代畜牧饲养业确立的标志。
2024-07-10
球球词典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5-23 23:18: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百度网友7601d5a 伏牛乘马的意思

    典故出处:1、《太平寰宇记》卷四三:“伏牛台在《赵城》县南十五里。按《帝王世纪》曰:伏羲风姓,蛇身人首,常居此台伏牛乘马,故曰伏牛台。”《世本·作篇》(清张澍稡集补注本)云:“胲作服牛。”“服牛”即“伏牛”,胲即王亥。此云伏羲“伏牛乘马”,亦传闻之不同。2、《路史后...

  •  武汉誉祥科技 伏牛乘马伏羲氏相关记载

    根据《世本·帝系篇》(张澍稡集补注本)的记载,伏羲被尊称为太昊伏羲,表明太昊与伏羲这一称号的关联始于此时。古籍中太昊与伏羲各有不同的变称,如大昊、大皞、太皡,以及宓牺、庖牺、伏牺、伏戏、庖羲、炮牺等。《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有雷泽中的雷神形象,龙身人头,被认为是伏羲的来源。《...

  •  文暄生活科普 伏牛乘马蕴含史实

    从古代文化记载中,我们可以洞察到伏羲氏族的原始畜牧业。"豢育牺牲,伏牛乘马"的描述,揭示了他们通过饲养动物,如牛和马,来满足生活需求,这一行为是伏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伏羲,又称为伏牺,其名寓意驯服和转化野兽为役畜。"豢育"一词,表明他们精心照料并繁殖这些动物,"伏"和"乘"则强调了控...

  •  湖北倍领科技 伏牛乘马考古所见原始饲养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汶口文化的猪形陶器,如圆面耸耳、拱鼻张口的猪形陶壶,以及许多陶器上的猪的形象,如肥猪伸腿、张嘴和卷尾,都展现出对猪的崇拜和对生活富饶的象征。这些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原始社会中“豢育牺牲,伏牛乘马”和“养牺牲以充庖牺”的畜牧业实践是伏羲氏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谷父蚕母 母难之日 日薄虞渊 渊蜎蠖伏 伏牛乘马 马齿徒长 长舌之妇 妇孺皆知 知一万毕 毕恭毕敬 敬上接下 下乔入幽 幽期密约 约法三章 章决句断 断章摘句 句斟字酌 酌古御今 今来古往 往蹇来连 连类比事 事宽则圆 圆首方足 足音跫然 然糠照薪 薪尽火传 传龟袭紫 紫绶金章 章台杨柳 ...

球球范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QQMATE.CN - 球球范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