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中,浙江模式成功地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农民积极参与,社会资金注入,市场机制推动,形成了共建共享的新机制。如建德市齐平村和戴家村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安吉县横山坞村通过村级开发入股建设商业楼宇,实现经济效益。启示和思考 考察过程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结例文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我们组织学员实地考察了浙江多地,包括杭州桐庐县荻浦村、环溪村,建德市齐平村、戴家村,淳安县下姜村,富阳区东梓关村、龙门古镇,以及湖州安吉县横山坞村、碧门村、余村等地。通过现场观摩、入户调研和研讨交流,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在产业发展模式、工作推进方式和市场运作形式等方面的独特经验。以下是我们考察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 主要经验
#### 规划引领标准高
考察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各地在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道路上,都高度重视规划引领作用。依托高水平设计团队,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不贪大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例如桐庐县荻浦村邀请浙江省美院参与村庄规划设计,强调孝义文化的贯穿,构建古村落特色。富阳区东梓关村委托绿城设计团队打造“杭派民居”,融合山水相映、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成为诗画江南的典范。
#### 产业融合业态新
所到村庄在业态发展上力求创新求异,跳出了传统模式,实现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建德市齐平村通过引进农业企业、发展铁皮石斛产业,推出养生健康旅游路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安吉县碧门村利用竹制品产业,搭建电商平台,培育电商销售,实现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淳安县下姜村成立景区管理公司,发展精品民宿,打造多基地,实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 精细管理环境美
考察所到之处,生态环境优美,村民环保意识高。浙江各地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实施精细管理,如安吉县余村推行垃圾不落地试点,实施自动化控制运行,生活污水经过多级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桐庐县环溪村采用分类投放、定时收集等方法,有效改善农村环境。
#### 文化增色底蕴深
浙江各地文化底蕴深厚,将地域文化融入乡村建设,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如桐庐县荻浦村打造古风荻浦品牌文化,深澳村保护利用古村落,保留历史记忆。富阳区龙门古镇依托明清古建筑群,发展特色旅游,打造运动休闲产业。民居保护与文化展示中,既保留传统风貌,又融入现代生活方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 多元参与机制优
在乡村振兴中,浙江模式成功地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农民积极参与,社会资金注入,市场机制推动,形成了共建共享的新机制。如建德市齐平村和戴家村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安吉县横山坞村通过村级开发入股建设商业楼宇,实现经济效益。
### 启示和思考
考察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正确理念引领的重要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摒弃陈旧观念,主动作为,有序推动,激发农民主体作用,整合多方力量。浙江模式的启示在于克服妄自菲薄、等待观望、急功近利的思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主动谋划,创新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局面。
### 工作建议
结合考察经验,我们建议:
#### 突出规划引领
高起点编制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细化实施重点和时序。注重各类规划融合,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坚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对重点村庄试行农村住房建设带图审批制度,严控建筑风貌。
#### 坚持示范带动
重点做好条件较好村的示范建设,不追求固定模式,突出特色,以点带面,形成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加强与本地高校合作,每年选定一批村开展试验示范。
#### 加强产业支撑
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利用社会资本,运用市场机制。
#### 注重生态治理
推行垃圾分类,建设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实现农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农村污水接入城市管网,村庄绿化加强,引导村民培育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乡风。
#### 促进文化传承
坚持文化资源的经济属性,发展文化产业,实现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变。深层次挖掘村庄文化元素,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弘扬传统美德,传播正能量。
#### 整合各方力量
整合涉农政策、资金、项目,制定以奖代补办法,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尊重群众意愿,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共建美好家园。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