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时信的典故

因此,人们把传递信件的使者称为“鸿雁”,“鸿雁传书”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除了鸿雁之外,鲤鱼也是传递信息的象征之一。古代写信时,常常会在信封上刻成鲤鱼的形状,这个习惯可能源于“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内有尺素书”的诗句。此外,鲤鱼与“余”谐音,象征着吉祥与富裕...
关于古时信的典故
在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极为有限,鸿雁传书的故事尤为著名。据《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被匈奴扣留,后来通过一只鸿雁传递的信件,才让苏武最终得以返回汉朝。鸿雁,作为候鸟,每年秋季南迁,这种自然现象常常引发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因此,人们把传递信件的使者称为“鸿雁”,“鸿雁传书”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

除了鸿雁之外,鲤鱼也是传递信息的象征之一。古代写信时,常常会在信封上刻成鲤鱼的形状,这个习惯可能源于“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内有尺素书”的诗句。此外,鲤鱼与“余”谐音,象征着吉祥与富裕,因此这个典故也被广泛应用于广东等地。

还有其他一些动物也被用来传递信件。如黄耳狗,陆机在被羁留在京城时,曾将一封信系在狗的脖子上,狗沿着路南走,最终将信送到了陆机的家中。这就是“黄耳狗寄信”的典故。虽然这个典故在诗词中出现较少,因为狗的形象不够雅观,但狗传递信息的故事仍然深入人心。

这些典故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智慧,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那个通信不便的时代,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传递信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的渴望。这些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4-12-14
球球词典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5-23 20:17: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因此,人们把传递信件的使者称为“鸿雁”,“鸿雁传书”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除了鸿雁之外,鲤鱼也是传递信息的象征之一。古代写信时,常常会在信封上刻成鲤鱼的形状,这个习惯可能源于“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内有尺素书”的诗句。此外,鲤鱼与“余”谐音,象征着吉祥与富裕...

  • 有关诚信的历史典故1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

  • anonymous 关于古时信的典故

    (二)鲤鱼传书 古代写书信,写完后,用两个木板夹住,两个木板都雕刻成鲤鱼的形状,这就是“鲤鱼传书”的来历之一。另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内有尺素书。”这可能就是“鲤鱼燕传书”的来历之二吧!"鲤鱼"的"鱼"与"余"谐音,有剩有余,是非常吉利的!因此这个典故也被...

  •  猫先生Ny 关于诚信的三个典故

    关于诚信的三个典故介绍如下:1.曾子杀猪 是讲古时一个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骗孩子说在妈妈集市回来后杀猪给儿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要诚信,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2.郭汲守信:郭汲,东汉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一贯注重恩德,在当时声誉很好。郭汲在...

  •  武汉誉祥科技 关于古代诚信典故

    1、曾子杀猪,是讲古时一个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骗孩子说在妈妈集市回来后杀猪给儿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2、尾生抱柱,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与一女子相爱,情深意切。一日,两人相约在某桥下相会。后来,恰遇泛潮,江水上涨,那女子还没有到来。尾生却始终坚守诺言,...

球球范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QQMATE.CN - 球球范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