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兵弃甲的典故

曳兵弃甲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典故,与战国时期的齐国将领孙武有关。据传,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的将领兼军事家,他在战争中采取了一种战术,即弃甲曳兵。当时,齐国与楚国发生了战争,楚军强大,齐军实力相对较弱。为了迷惑楚军,孙武制定了一套策略:他带领齐军主力先行撤退,然后留下少量部分将士...
曳兵弃甲的典故
曳兵弃甲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典故,与战国时期的齐国将领孙武有关。
据传,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的将领兼军事家,他在战争中采取了一种战术,即弃甲曳兵。当时,齐国与楚国发生了战争,楚军强大,齐军实力相对较弱。为了迷惑楚军,孙武制定了一套策略:他带领齐军主力先行撤退,然后留下少量部分将士假扮成齐军,保持阵型。
接着,这些将士脱下甲胄,身穿普通衣服,用绳子曳着砍刀,从容离开,仿佛是溃军。楚军困惑不解,误以为齐军已经溃败,纷纷追击。而实际上,孙武悄悄带领主力重新集结,并突然回击追赶的楚军,将其打败。曳兵弃甲的典故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战术的思考和实践上。强调战争中的欺敌行动和迷惑敌人的重要性,通过虚实结合、出奇制胜的策略,取得战争的胜利。

曳兵弃甲的拼音:yè bīng qì jiǎ。
释义: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近 义 词:丢盔弃甲。形容战场上败退时抛弃武装和防御器械的情景。它通常用来比喻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毫不顾及自身形象、安全或责任而慌不择路地逃跑或放弃一切。
曳兵弃甲造句:
1、在关键时刻,他曳兵弃甲,背弃了自己的团队,最终导致了失败。
2、面对困境,他选择了曳兵弃甲,放弃了继续努力的机会。

3、这位球员因为伤病问题,不得不曳兵弃甲,无法参加接下来的比赛。
4、老板的决策让员工感到失望,有些人开始曳兵弃甲,开始考虑离职的可能性。
5、在关键的时刻,他面对挑战毫不畏惧,决不曳兵弃甲,坚定地迎接困难并取得了成功。

使用成语曳兵弃甲时的注意事项
1、情境适用:成语曳兵弃甲是一个比喻性的表达,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个集体在面对困难、挑战或责任时退缩、放弃或妥协的情况。在使用时,需要确保语境符合这个含义。
2、避免歧义:有时成语的使用可能会引起歧义或误解。因此,在使用"曳兵弃甲"时,应尽量清晰地表达意思,避免引起误解或产生其他不必要的解读。
3、注意语气和态度:成语曳兵弃甲常常带有一定的贬义或批评的语气,暗示某人放弃了原本应有的责任或勇气。在使用时,要注意语气和态度,避免给人造成过分苛责或指责的印象。
2023-08-11
球球词典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5-23 17:03: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曳兵弃甲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典故,与战国时期的齐国将领孙武有关。据传,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的将领兼军事家,他在战争中采取了一种战术,即弃甲曳兵。当时,齐国与楚国发生了战争,楚军强大,齐军实力相对较弱。为了迷惑楚军,孙武制定了一套策略:他带领齐军主力先行撤退,然后留下少量部分将士...

  • 四川翡希 弃甲曳兵是什么意思?

    “弃甲曳兵”的意思是放弃铠甲、拖着兵器行军,形容面对危险、困苦和挑战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具体来说:“弃甲”:在古代战争中,铠甲是士兵的重要保护装备。放弃铠甲意味着士兵选择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前行,这通常是在极端困境或生死抉择时所展现出的决心和勇气。“曳兵”:曳兵是指将步兵...

  •  武汉誉祥科技 弃甲曳兵是什么意思?

    这个成语的由来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马超率军进攻魏国的时候,出奇制胜地放弃了自己的铠甲,弃兵于野,选择曳兵而行,为当时被连败的蜀汉军队注入了新的活力,最终获得了胜利。在今天,“弃甲曳兵”成语被用来形容面对危险、困苦和挑战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弃甲等于抛弃保护自己的东西,承担自己...

  •  湖北倍领科技 弃甲曳兵的意思是什么

    弃甲曳兵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作战中士兵溃败、狼狈不堪的场景。它源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描述了战争中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仓皇逃命的状态。在战场上,当一方军队遭受重创,士气低落时,士兵们往往会选择抛弃盔甲和武器,拖着沉重的兵器快速撤离。这一行为不仅表现了士兵们的恐惧与绝望,也反...

  • yueke2023 曳兵弃甲是什么意思

    3.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这一成语的出处,用以形容士兵在战场上的溃败情景,后世多用它来描绘失败者的尴尬和无奈。4.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弃甲曳兵的场景屡见不鲜,它反映了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丧失的现实。5. 成语“弃甲曳兵”中的“弃甲”指的是丢掉战斗装备,而“曳兵”则是拖着武器...

球球范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QQMATE.CN - 球球范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