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有哪些

1.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解释:这是三国中非常著名的一段故事,黄盖在周瑜的计策下假装投降曹操,实际是诈降,而周瑜则利用火攻策略击败曹军。周瑜为了取得黄盖的配合,采用打骂的方式刺激黄盖,让他当众表示服从。因此歇后语中说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形容双方心...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有哪些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1.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解释:这是三国中非常著名的一段故事,黄盖在周瑜的计策下假装投降曹操,实际是诈降,而周瑜则利用火攻策略击败曹军。周瑜为了取得黄盖的配合,采用打骂的方式刺激黄盖,让他当众表示服从。因此歇后语中说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形容双方心甘情愿相互配合。
2.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解释:三国时期刘备为了安抚将士,收买人心,曾有过摔孩子的举动。据记载,当时刘备的儿子因某事哭泣,刘备为了显示自己重视人才,甚至将孩子扔在地上以示不偏爱亲子之情,这主要是为了表现出其爱护将领的诚意与决心。这句歇后语是讽刺这种方式背后蕴含的用意。
3.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解释:关公即关羽,武艺高强且擅长用刀。在关羽面前耍大刀无异于班门弄斧,显示出不自量力、不自知的行为。这句歇后语用来形容那些不自量力、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的行为。
4.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解释:鸡肋是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食物。曹操在吃鸡肋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形容事情无大意义但又舍不得放弃的状态。后来这句歇后语用来形容事情本身虽然无足轻重但又不愿意轻易放弃的纠结心态。
2024-06-03
球球词典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5-23 19:14: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如下:1、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2、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3、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4、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穿针——粗中有细。5、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草船...

  •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

  • 三国演义歇后语10个:1、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2、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3、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4、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5、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6、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7、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8、关公喝酒--不怕脸红9、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10、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歇后语...

  • 1、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赤壁大战前夕,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2、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带兵南下江...

  • 关于《三国演义》里的歇后语介绍如下:1、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是公认的粗人、鲁莽汉,但使用计谋的一般是心思细密的人做的事,所以,张飞使计谋,就是粗人干细活了。2、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指三国演义铤而走险的空城计,面对司马大都督的二十万魏兵,诸葛亮面不改色弹琴,表现岀了大智...

球球范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QQMATE.CN - 球球范文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