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最早出自《周易·坤》。成语: 厚德载物 发音:hòu dé zài wù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出处:《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意: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
《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厚德载物,雅量容人。【解释】: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典故】: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
先秦《易经·坤卦》:“君子以厚德载物。”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也指有德行的君子,应该以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的万物。能成大事者必先修德行,即便平凡如蝼蚁,德行不损,上天必厚待之。而后乃容世间万物,成大君子。
【出处】(宋代)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十八卷。【释义】双脚在地面上踏稳,踏踏实实地做事。比喻做事踏实、认真,作风质朴,不虚浮,不投机取巧。【历史典故】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司马光自幼便聪明机警,且胆识过人,深得周围人喜爱。有一次,司马光与几位小伙伴在一起玩耍,其中一...
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两个词语所蕴含的意义是一样的,故大家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使用。“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