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勤政的历史典故有很多,比如“一钱太守”刘宠、“杨震拒金”、“陶母退鱼”等。“一钱太守”刘宠是东汉时期的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十分清廉。在离任时,当地百姓凑钱为他送行,他坚决不受,最后只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因此被称为“一钱太守”。“杨震拒金”的故事也发...
在东汉时期,南阳太守羊续以廉洁著称,他厌恶官场的腐败,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的府丞焦俭得知羊续喜欢吃生鱼,便送上一条,羊续虽感动,但坚持将其悬挂在室外,以示拒收。北宋包拯以“包青天”之名,立《诫廉家训》告诫后人,严明家风,拒受贿赂。马寅初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时,严词拒绝了一名欲行贿当...
史鱼秉直历史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战国时期,史鱼是赵国的一位官员,他以正直、廉洁著称。有一天,秦国使者来到赵国,送给赵国宰相一些贿赂,希望能够得到赵国的支持。然而这位宰相没有受贿,他转而将这些贿赂交给了史鱼。史鱼收到贿赂后,非常愤怒和痛心。他立即将贿赂的物品全部扔进了一口...
1、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以贤能和清廉著称。在位期间,他三起三落,始终保持廉洁。去世时,家中无财,连棺木都需他人资助。2、张汤西汉时期的御史大夫,因治案有功受武帝赏识,但最终因被诬陷而自杀。他去世后,家产仅限于俸禄和皇帝赏赐,无其他财产。3、黄霸是汉朝官员,深受汉武帝、汉昭帝...
历史典故:南北朝北齐年间,苏琼担任清河太守时,以不接受任何名目的馈赠为原则,通过悬挂鲜鱼的方式拒绝下属和百姓的送礼,最终使得整个郡内贿送之风大大收敛。这一典故成为了清正廉洁精神的生动体现。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它要求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公共利益,以高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