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典故

王羲之的典故:1、竹扇题字。有一天,王羲之要去一个村子里,路过山阴城的一座桥,看见一老婆婆拎着一篮子在卖竹扇。竹扇看着很简陋,没有任何图案修饰,路过的人皆不感兴趣,王羲之很同情老婆婆,就在上面题了字。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也不识字,看着竹扇被他画来画去的,字迹还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的典故
王羲之的典故如下:
1、竹扇题字。
有一天,王羲之要去一个村子里,路过山阴城的一座桥,看见一老婆婆拎着一篮子在卖竹扇。
竹扇看着很简陋,没有任何图案修饰,路过的人皆不感兴趣,王羲之很同情老婆婆,就在上面题了字。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也不识字,看着竹扇被他画来画去的,字迹还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然后就离开了。
老婆婆听了王羲之的话,果然大家都争着抢着要买竹扇。很快,一篮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2、巧补春联。
王羲之每年春节都会写春联,但他写的《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所以他的春联只要一贴出,就会被人偷走。
又是一年春节到,王羲之照旧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的春联,留下了下半截。
偷春联的人一看,这八个字也太不吉利了。就不偷了,转身离去了,过后,王羲之补了后半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第二天一大早,想偷春联的人见春联变了样,皆赞叹不已,拍手叫绝。
3、入木三分。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让人雕刻。
雕刻的工人在削木板的时候,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引得刻者连连惊叹:“竟入木三分!”
王羲之极为有力的笔法,让世人都惊叹不已。

4、池水尽黑。
王羲之热爱书法,经年累月,练笔不缀。他每天写完字以后,就拿着毛笔到池塘里清洗笔砚,日久天长,池塘里的水竟然都被染成了黑色。练习书法,贵在持之以恒,像王羲之这样,练到池水尽黑的程度,一定会有所建树。
5、坦腹东床。
太尉郗鉴在京口的时候,派遣使者给王导带信,说想在王氏子弟中选一个女婿。王导对使者说:“你就到东厢房去随意挑选。”
使者回去以后,对郗鉴报告说: “王家的公子们都不错,听到来挑选女婿,个个都很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露着肚皮躺着,好像什么也没听到。”郗鉴说:“那就选他了。”询问之下,这个人就是王羲之,于是就把自己的大女儿郗璇嫁给了王羲之。
2023-03-05
王羲之的典故:
1、竹扇题字。
有一天,王羲之要去一个村子里,路过山阴城的一座桥,看见一老婆婆拎着一篮子在卖竹扇。
竹扇看着很简陋,没有任何图案修饰,路过的人皆不感兴趣,王羲之很同情老婆婆,就在上面题了字。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也不识字,看着竹扇被他画来画去的,字迹还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然后就离开了。
老婆婆听了王羲之的话,果然大家都争着抢着要买竹扇。很快,一篮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2、巧补春联。
王羲之每年春节都会写春联,但他写的《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所以他的春联只要一贴出,就会被人偷走。
又是一年春节到,王羲之照旧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的春联,留下了下半截。
偷春联的人一看,这八个字也太不吉利了。就不偷了,转身离去了,过后,王羲之补了后半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第二天一大早,想偷春联的人见春联变了样,皆赞叹不已,拍手叫绝。
3、入木三分。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让人雕刻。
雕刻的工人在削木板的时候,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引得刻者连连惊叹:“竟入木三分!”
王羲之极为有力的笔法,让世人都惊叹不已。

4、池水尽黑。
王羲之热爱书法,经年累月,练笔不缀。他每天写完字以后,就拿着毛笔到池塘里清洗笔砚,日久天长,池塘里的水竟然都被染成了黑色。练习书法,贵在持之以恒,像王羲之这样,练到池水尽黑的程度,一定会有所建树。
5、坦腹东床。
太尉郗鉴在京口的时候,派遣使者给王导带信,说想在王氏子弟中选一个女婿。王导对使者说:“你就到东厢房去随意挑选。”
使者回去以后,对郗鉴报告说: “王家的公子们都不错,听到来挑选女婿,个个都很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露着肚皮躺着,好像什么也没听到。”郗鉴说:“那就选他了。”询问之下,这个人就是王羲之,于是就把自己的大女儿郗璇嫁给了王羲之。
2023-03-04
球球词典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5-23 15:16: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longyiwx 王羲之吃墨的典故原文?

    有一次,他在书房中聚精会神地写字,竟然忘记了吃饭。母亲只好让书童给他把饭送过去。有馒头,还有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当母亲来书房看小羲之的时候,一进书房便笑得前仰后合。原来王羲之边吃饭边看字帖,竟将墨汁当成蒜泥蘸着吃了,弄得满嘴乌黑。直到听到母亲大笑时,他才恍然大悟。王羲之竟把墨汁当...

  •  太平洋亲子网 王羲之洗笔成墨池的故事

    故事: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  文暄生活科普 天为被 地为床的典故东晋

    天为被,地为床的典故出自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文人雅士,他不仅书法扬名于世,更因其率真、豁达的个性而被后人传颂。据说,有一次王羲之与朋友在野外相聚,畅谈诗词歌赋。当时,他们被周围的自然美景所吸引,心情格外舒畅。王羲之便提议,既然身处如此美景之中,何不效法古...

  •  唔哩生活 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2. 张芝擅长草书,其治学严谨,与常人不同,常在衣帛上书写,书写完毕则染色裁衣。他坚持每天在池塘边蘸池水磨墨写字,最终池塘水变黑,故被誉为“草圣”。3. 王羲之立志赶上张芝,游历名山大川同时,努力学习书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每天写完字后,都会在家门前的池塘里洗刷笔砚,日积月累,池...

  • yueke2023 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5. 王羲之在青年时期又师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卫夫人继承了钟繇的书法精髓,并将其传授给王羲之,同时也传授了自己独特的书风与法门。王羲之的书法影响了无数后世书法家,如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因而他被尊为“书圣”。6. 王羲之的真迹现在已经不存在于世,但唐代的摹本已经被当作真迹来对待。这些...

球球范文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WEN.QQMATE.CN - 球球范文网
返回顶部